【SEN】自閉兒投身社會體會真正考驗 好媽媽同行26載陪伴歷練成長

育兒資訊

發布時間: 2022/12/15 14:36

分享:

分享:

Windy笑說當Michael踏入社會後便要學會放手,讓他成長和獨立。(被訪者提供)

當小朋友學會踏出第一步、開口說第一個字,父母總懷着無窮期盼,但漸漸發現小朋友在學習、社交方面重重障礙,甚至成為SEN學童時,箇中感受和艱辛確實難以言喻。Windy媽媽陪着兒子Michael走過26年,她笑說早幾年前已學會放手,讓這位高功能自閉症青年在社會中歷練成長。

近年SEN學生愈來愈普遍,當中涵蓋的範疇十分廣泛,如專注力不足、過度活躍、讀寫障礙等,而自閉症也是其一。其實自閉症的譜系十分廣闊,自閉症患者不一定完全跟世界缺乏連結,可能只在社交方面較弱,在智能上完全正常,能夠就讀於主流學校,甚至是醒目仔,26歲的Michael便是高功能自閉症人士。

智力正常的自閉症

Windy在幼稚園時已發現Michael的不一樣。「他很容易對人恐懼,特別是說話大聲一點已經嚇怕了他;當遇到不知如何解決的事情時,他就很容易哭;平日做事都是慢動作。另一個特點是他不合群,喜歡自己一個人玩,不太跟人講話,可能驚人哋笑他,一個保護自己的方法。」當時的心理學家認為Michael沒有典型的自閉症徵狀,只是動機低,可多參加社交小組,多探索就無問題。

自小熱愛音樂的Michael,參與機構的才藝表演,一展所長。(被訪者提供)

隨着成長,Michael跟其他小朋友的落差變得明顯了,特別是不太懂得表達自己,Windy要藉着不斷的發問才能了解情況。「他個性敏感,對他人看法評價極度在意,他人一句『你好無用』,他便會真的認為自己很無用,嚴重質疑自己;當受到他人讚賞時,卻同樣會質疑,不敢肯定自己。」即使他讀書成績不錯,中小學都是band 1學校,讀精英班,亦考獲大提琴8級、鋼琴7級的證書,也只認為是靠補習、媽媽幫忙,不相信自己的能力。

壓力觸發情緒病

後來中三的選科抉擇,壓力更大得令Michael出現強迫症、焦慮症的行為,再次面見心理學家,不出15分鐘會面已確定Michael患有自閉症。最令Windy感慨是當時社會對自閉症學生的支援不算多。「當時校長安排了7位老師一同接見我,但說的是學校沒有SEN方面的安排和支援,有種想勸人退學的感覺。」

加上就讀傳統以成績為重的學校,Michael的學業壓力沉重。「交功課的壓力超大,如有位男老師上課時扔粉刷、拍牆、拍枱來訓示學生,Michael自細對大聲響已經極度敏感,他一聽到就好驚,他不是不想做功課,只想慢慢做,好在老師都明白給予調適。」

Windy早就慣了見招拆招的生活。「點難嘅嘢,都係要向前行,日子都係要過。」每當Michael遇到問題,便引導他去找方法解決。「他看事情會慣向負面看,只有黑和白。我要教他學習對人有信心,有可能性就要嘗試,並不是未做就預見失敗。」

漸漸克服社交障礙的Michael,跟朋友合作演出。(被訪者提供)

工作是真正考驗

兩母子一路在碰撞中學習和成長,想不到Michael 21歲高級文憑畢業後,準備投入社會,才是對他倆的重大挑戰,Windy直說是SEN學生家長最艱難的時刻。「在學時有固定目標和作息,學校是保護傘,容許和接納他出錯,可以不斷嘗試,但現實社會是另一回事,出來工作就擔心他有沒有獨立能力。」作為高功能自閉症的Michael,在職場上沒有特別待遇,只能跟大眾一樣尋找工作。Windy認為愈早出社會學習人情世故,察言觀色,對這類SEN青年來說更重要。

幸好Michael當時遇上「共創可能」計劃,尋得三文治店的店務助理工作。這正是協康會聯同香港大學及3間社福機構,連繫家庭、僱主及社區人士,為15歲或以上有特殊需要青年創建的多元化就業機會。

Windy說:「青少年去到20歲,不可以仲當係小朋友教,要學會溝通。初時在三文治店做執拾、清潔,這些都可以慢慢掌握。但最難是與同事相處這部分,他不時會質疑其他人的做事方法,有好多疑問。」以往Michael覺得3個人有3種意見很混亂,現在學懂了先聆聽,再選用最好的意見。他說:「做事不是只用自己個套,不要質疑他人。現在要學習聽意見,學會商量,凡事有討論的空間。」

點擊圖片放大
+5
+4

在社會歷練了一年多後,Michael又在計劃的協助下轉投兼職活動助理,亦同時嘗試不同的崗位,如擔任活動司儀、擴香石製作導師、教材製作、攝影等,並在協康會內尋得其他同樣對音樂感興趣的朋友一齊夾band,以上種種都是希望藉着多元化的興趣中,尋找工作發展方向。

協康會的「共創可能」計劃透過運用「優勢為本」的介入手法,評估青年的個人特質與強項,為15歲或以上SEN青年提供個別化職涯規劃、工作技能訓練和在職支援。過去一年,專責團隊按照50位有特殊需要青年的優勢,為他們度身訂造「優勢為本」履歷表;團隊亦開創了四個非傳統工種,包括多媒體製作員、共融音樂表演、網頁設計及製作員、記念品教學導師等工作,培養SEN青年成為斜槓族,創造多元的就業機會。

記者︰劉妙賢